背景與目的:隨著行動科技以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概念起飛,行動裝置和我們的生活更加緊密相連,大家開始利用各種便利的感測器或行動App (mobile application)來記錄運動健康與生活(例如:一天走幾步、睡眠品質好不好等),透過數據量化的方式加以記錄並給予回饋,進而改變生活行為。智慧型手機及行動應用軟體發展迅速,使用上面也很簡單。且近年來大家對運動及身體的保健也越來越重視,所以發展出簡單方便的測試軟體。因此本研究目的是驗證手機軟體所測試的項目與血壓血氧監測儀的同時效度。方法:本研究受測者為15名健康的大學生,平均年齡為21.2 ± 2.1歲、身高為166.47 ± 7.8 cm、體重為60.33 ± 9.6 kg。分別在休息時、3分鐘登階後立即和休息2分鐘後,同時使用手機軟體和血壓血氧監測儀測量受試者的血壓、心率和血氧。同時也會有施測者將手放置在受測者的肚子測量呼吸頻率。使用成對樣本t檢定比較2組差異及2組改變量的差異,以及使用組內相關係數(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分析2組之間的相關性,並以Fayers PM所提出的標準分級:> 0.5為可接受(acceptable),> 0.7 為良好(good),> 0.9為優良(excellent)。結果:使用手機軟體與血壓血氧監測儀在休息時所測得的收縮壓(手機軟體:107.9 ± 8.4 mmHg;血壓血氧監測儀:121.8 ± 12.1 mmHg;p = 0.003)和舒張壓(手機軟體:68.8 ± 6.3 mmHg;血壓血氧監測儀:78.5 ± 7.3 mmHg;p = 0.001),還有在運動後休息2分鐘的舒張壓(手機軟體: 88.7 ± 14 mmHg;血壓血氧監測儀:78.9 ± 5.7 mmHg;p = 0.023)有達顯著的差異。手機軟體與血壓血氧監測儀的血氧在運動後立即(手機軟體:94.4 ± 2.7%;血壓血氧監測儀:97 ± 2.6%;p = 0.028)與休息2分鐘(手機軟體:94.9 ± 1.6%;血壓血氧監測儀:97.5 ± 2.1%;p = 0.004)有達顯著差異。手機軟體與血壓血氧監測儀在運動後立即與運動後休息2分鐘的心率測量(ICC = 0.538, 0.53),以及休息時與運動後休息2分鐘呼吸頻率測量(ICC = 0.667, 0.522)為可接受範圍,休息時的心率測量(ICC = 0.788)屬於良好。結論:本研究顯示使用手機軟體在休息時所測得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還有在運動後休息2分鐘的舒張壓與血壓血氧監測儀有顯著差異。在運動後立即與休息2分鐘所測得的血氧與血壓血氧監測儀有顯著差異。因此,在血壓和血氧的部分還是建議以血壓血氧監測儀所測得的數值為主。雖然手機軟體的方便性很高,但與血壓血氧監測儀的同時效度差,因此本研究認為使用手機軟體所測得的數據只能當參考使用,不能作為真正身體數據使用。臨床意義:如果開發出更準確的手機軟體就可以放便在社區復健、學校使用,或是讓需要長期監控血壓血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老年人更方便攜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