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17.22
  • 期刊

【論文摘要】腓腸肌緊縮對在行走時髖關節與骨盆動作的影響

【論文摘要】Gastrocnemius Tightness Affects Hip and Pelvic Movement in Gait

摘要


背景與目的:腓腸肌緊縮是常見的下肢肌肉失能問題,經由身體動力鏈影響下肢的姿勢與動作,而引起下肢骨骼肌肉系統傷害。過去文獻指出腓腸肌緊縮患者能以正常腳跟著地的方式行走,但可能會引起一些不正常的步態如增加膝關節彎曲。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腓腸肌緊縮患者行走過程中在腓腸肌最長時對髖關節與骨盆動作的影響。方法:本研究徵召3位男性和3位女性腓腸肌緊縮患者(腓腸肌柔軟度< 10°)為緊縮組。控制組為6位男女比例相同且腓腸肌柔軟度正常的健康成人(腓腸肌柔軟度 > 15°)。腓腸肌柔軟度的測試是以受測者仰躺且膝伸直,測量其最大踝背屈彎曲角度。受測者的步態藉由動作分析系統來擷取受測者的肢體動作,並利用計算軟體求得髖關節與骨盆在矢狀面的關節角度變化。腓腸肌長度是依過去文獻建立的數學模式,以踝背屈彎曲角度和膝伸直角度推算腓腸肌長度。腓腸肌長度比值是以行走中的腓腸肌長度除以在腓腸肌柔軟度測試時腓腸肌長度,以瞭解行走過程中腓腸肌的限制程度。以獨立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衡量緊縮組與正常控制組在身高、體重、腓腸肌柔軟度、行走的時空參數、腓腸肌最大長度、最大腓腸肌長度比值和腓腸肌最長時的髖關節和骨盆角度的差異性。統計結果p < 0.05視為有明顯影響。結果:緊縮組和控制組的年齡、身高和體重無顯著差異。柔軟度測試時,緊縮組的腓腸肌長度明顯較控制組短(p < 0.001)。緊縮組和控制組在步長、步頻與步行速度無顯著差異。行走時緊縮組的最大腓腸肌長度平均為1.1158 ± 0.0073較控制組的1.1174 ± 0.0064短,但2組間無顯著差異。緊縮組的最大腓腸肌長度比值平均為100.2 ± 0.8% 明顯大於控制組的98.5 ± 0.5% (p = 0.002)。行走過程在最大腓腸肌長度時,緊縮組髖關節角度(平均彎曲11.1 ± 13.1°)較控制組(平均伸直7.4 ± 8°)有較大的彎曲(p = 0.014);緊縮組的骨盆前傾角度(平均15.7 ± 2.3°)也明顯較控制組(平均5.6 ± 5.6°)大(p = 0.002)。結論:本研究發現能以正常腳跟著地方式行走的腓腸肌緊縮患者,其行走時的最大腓腸肌長度表現與正常控制組相似,但最大腓腸肌長度比值明顯較正常控制組大。此外,腓腸肌緊縮患者在腓腸肌最大長度時會產生較大髖彎曲和骨盆前傾的姿勢。臨床意義:腓腸肌緊縮患者行走時最大腓腸肌長度已大於其柔軟度測試的最大長度。依據肌肉長度與被動張力的關係推論,當行走到腓腸肌最大長度時,額外的被動張力可能會影響患者行走的動作如增加髖彎曲和骨盆前傾。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