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與目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的特徵是在睡眠的過程中因為上呼吸道解剖性的損傷、呼吸道通氣不穩定以及口咽肌肉失能而導致上呼吸道部分阻塞及完全阻塞的情形反覆的發生。此疾病造成的間歇性缺氧(intermittent hypoxia)而引起全身系統的發炎反應會增加許多慢性疾病發生。因此我們設計一個為期12週的口咽部肌肉訓練介入,並在介入前後評估多項睡眠生理檢查(polysomnography)的變化。方法:本研究回顧2018年7月到2019年8月完成12週口咽部肌肉訓練的病患,其中有10例被診斷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納入為本研究分析對象,病人的平均年齡為57.80 ± 9.76歲,性別為5位男性,5位女性,在口咽部肌肉訓練介入前後接受睡眠生理檢查,口咽部肌肉訓練方式為團體治療。結果:在12週的訓練介入後顯著的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的嚴重程度,從介入前的重度(36.30 ± 17.13 events/hour)降低為中度(27.45± 14.42 events/hour),前後差異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意義(p = 0.018)。而睡眠中的血氧濃度、最低血氧濃度以及缺氧參數(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也在介入前後有達到顯著的改善(p < 0.05)。打鼾指數(snore index)在介入後也有下降(介入前:239.67 ± 147.03 events/hour;介入後:116.48 ± 88.61 events/hour),但未達統計上顯著意義(p= 0.059)。結論:以團體治療的方式進行口咽部肌肉訓練介入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程度、血氧濃度以及缺氧參數。臨床意義:以團體治療的方式進行口咽部肌肉訓練介入有助於病人對於訓練的配合度及出席,有效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的嚴重度,此介入是除了正壓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及手術之外有效的替代性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