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與目的:多系統萎縮症(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一種進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會伴隨類帕金森症狀、小腦症狀、錐體症狀以及自主神經系統症狀等臨床表徵。患者平均55歲開始出現症狀,60歲被確立診斷,診斷後3年內跌倒機率逐漸增高,活動功能逐漸喪失。文獻指出目前無任何藥物可有效改善患者共濟失調症狀,但物理治療介入或許有效。因此本個案研究目的是探討平衡訓練對於多系統萎縮症-小腦型態(multiple system atrophy-cerebellar type, MSA-C)患者平衡及行走功能恢復之療效。方法:個案為61歲男性門診個案,診斷為MSA-C,發病3年多,主要照顧者為太太。個案主訴因平衡差,走路及上下樓梯易往後傾倒,活動中很怕會跌倒。個案期望能夠改善行走及上下樓梯時的平衡。腦部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影像顯示橋腦及小腦萎縮。多巴胺轉運體掃描造影顯示雙側基底核對多巴胺的吸收下降,其中左側較右側嚴重。理學檢查結果發現,關節活動度、肌肉張力及感覺正常,徒手肌力測試兩側上下肢均為5分。右上肢及左側上下肢辨距不良、輪替困難、姿勢顫抖,共濟失調等級評價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rating of ataxia, SARA)為8.5分。伯格氏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為47分。功能性活動中可獨立坐到站及轉位,但行走及上下樓梯需接觸保護,3公尺計時起走測試(timed up and go test, TUG)為15秒,動態步態指數(dynamic gait index,DGI)16分。物理治療計畫為每次60分鐘、一週2次、為期3週共6次療程。治療計畫包含以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視覺回饋平衡儀訓練靜態站姿平衡訓練及重心向前、後、左、右、斜前、斜後等各個方向平衡任務訓練,及仿效上下樓梯重心轉移。一腳前一腳後站立,單腳站,在軟墊上站立及動態站姿平衡訓練,踏上與踏下軟墊。姿勢控制策略訓練、核心肌群控制、行走及上下階梯訓練。結果:經過3週介入後,BBS由47分進步至52分。TUG進步由15秒進步至12秒,DGI分數由16分進步至18分,SARA仍維持8.5分,可獨立執行室內行走,上下階梯由接觸保護進步至監督下完成。結論:短期平衡訓練介入可以有較改善MSA-C患者平衡及行走功能活動。臨床意義:本研究可以瞭解物理治療介入對於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的MSA-C患者,仍能有效地改善平衡及行走功能。未來應設計更嚴謹的臨床實驗,以做為不同種型態及不同病程階段的MSA患者臨床治療準則之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