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與目的:粘黏性肩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通常到了後期關節角度仍會受限於功能性的複合動作(composite movement),例如梳頭髮和扣內衣後面的扣子(hand behind back, HBB)等動作。Kiran et al(2016)的研究顯示,用傾角儀(inclinometer)去測量HBB角度在施測者內信度 (intra-rater reliability)為0.97,屬於高信度。動態關節鬆動術(mobilization with movement, MWM)常用於複合動作受限的病人,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用MWM是否能有效改善粘黏性肩關節囊炎病人的HBB角度及其疼痛程度。方法:個案為一名49歲的女性,為第三期(frozen stage)的粘黏性肩關節囊炎,其主訴為穿內衣時扣不到後面的扣子且伴隨疼痛。治療介入為在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做HBB MWM,頻率為1週3次,每次做10下,共執行1週,並教導在家能執行的運動。結果:經過1週3次的動態關節鬆動術後,個案HBB角度從-14°進步到0°;肩痛及失能指數量表(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 SPADI)從34分進步到19分。結論:本研究顯示個案HBB角度有明顯的改善;SPADI中Pain scale以「最痛的程度」以及「躺姿下壓到肩膀」進步最多,而Disability scale在「提重物」這一項也跟著改善。臨床意義:動態關節鬆動術有別於傳統的徒手治療手法,並不只是做單一方向的滑動,能夠靈活運用才能在複合動作受限的患者達到其治療效果。而未來的研究應著重於單一關節角度的增加(例如:ER和IR)與HBB角度的相關性(corre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