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與目的:長期使用電腦或手機,常導致頭部前傾姿勢(forward head posture, FHP)、頸椎胸椎肌力改變、肩頸痠痛、關節感覺減弱而影響平衡反應。本研究探討脊椎運動對FHP年輕人的顱頸角度(craniovertebral angle, CVA)和動、靜態平衡能力的影響。方法:隨機將42位FHP年輕人(20.71±1.76歲)即CVA<50°者,均分為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 EG)與控制組(control group; CG)。EG執行脊椎運動,包括下巴收縮、骨盆調整、脊椎伸直及旋轉約30分鐘,每週3次,為期4週;CG不做脊椎運動。每次運動後立即量測CVA,並於4週後及追蹤2週,量測其CVA、Y-平衡測試(Y-Balance test; YBT)、單腳站立、頸椎關節活動角度、反應時間和疼痛指數。結果:EG與CG無運動習慣者各為8(38.10%)和11人(52.38%)(p=0.27)。運動介入後EG的CVA從48.24(±1.40)°增加到54.00(±3.65)°(p<0.05)。4週後和追蹤2週與介入前相比較,EG的YBT在右腳往前側(p=0.04)及往後內側(p=0.03),左側單腳站立時間(p=0.05),頸椎屈曲(p=0.007)、伸直(p<0.0001)、左側彎(p<0.0001)、左旋轉(p=0.02)和右旋轉(p=0.008)角度明顯增加;頸部、肩膀和背部疼痛指數降低。追蹤2週發現CG背部及腰部痠痛增加,其他則無改變。結論:FHP年輕人執行脊椎運動後CVA角度明顯增加,追蹤後效果仍持續,當頭部位置回到重心線上,因視覺和前庭接收較正確訊息,提升了動態和靜態平衡能力。臨床意義:FHP年輕人若持續脊椎運動,並建立良好姿勢習慣,應能改善FHP所引發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