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49.217
  • 期刊

鋪面材料表面紅外線溫度的特性以及其對於環境負荷評估指標之建立

摘要


高度開發地區或都市化空間的外觀,不論建築物屋頂、牆面、廣場、道路、人行道等均充斥著過度化的人工鋪面(artificial pavement)其往往具有高單位重與低孔隙等特性,易於吸收太陽輻射之短波紅外線(short-wave infrared)而形成高聚熱體之現象,因而加速都市熱島強度(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與微氣候(microclimate)之形成。然而,目前有關都市熱島效應或熱輻射之評估機制,往往礙於學理過於複雜或參數取得不易等問題,並無法有效地用於人工鋪面對於環境負荷的評估,以及研判人工鋪面是否使用合宜或過量使用等課題。有鑑於此,本研究擇定一具有各類人工鋪面類型之大學校園作為研究之場址,利用紅外線熱像儀(infrared thermal imager或infrared camera)與風速計等主要設備,於實場環境中進行為期一年且定期的鋪面材料表面紅外線溫度量測與分析作業,藉以掌握不同類型人造鋪面的表面溫度特性;同時,據以提出「鋪面材料溫度環境負荷指標Tp」與「鋪面材料溫差強度改善指標Ip」兩大指標用以評估人造鋪面使用是否過度或不當的依據,期能作為都市開發及公共工程等在人工鋪面使用數量上是否合宜的參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