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89.0
  • 期刊

低頻電磁波探勘技術應用於人為結構物及地下管線-以鄭州路塌陷緊急搶修為例

摘要


地下管線是現代都市的命脈,攸關社會結構的運作與民眾維生系統需求。許多基礎設施在建造過程中常面臨地下管線查詢,由於時間(都市計畫)、空間(前後埋設位置與圖資規範)等兩大因素,地下管線深度及圖資正確性往往是道路挖掘施工潛在災害風險。傳統非破壞式的地下探勘儀器有其限制性,例如:地形、屏蔽效應與干擾等,均會影響查找管線的效果。本文案例係採用被動式的低頻電磁波探勘儀器應用地下管線查找成果。該儀器以超低頻特性(<3000Hz),不僅穿透力強、干擾低,突破了過去的儀器上限制,尤其在深埋管線部份,更能取得探查效果。此外,本方法不僅應用在管線查找、建立地下管線的三維空間分布資訊之外,且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的地下物質訊息,對於路面基礎龜裂、地表塌陷等路面損壞成因,提供道路規劃設計者及施工人員重要資訊參考。

參考文獻


朱子豪,嚴治民,黃子珉,吳啟新,翁志傑,顏慧敏,康文瑋(2016).非破壞式探勘技術應用於下水道管線探勘及建置 3D 空間資訊.第 35 屆測量及空間資訊研討會暨國土測繪成果發表會.(第 35 屆測量及空間資訊研討會暨國土測繪成果發表會).:
經濟部水資源局(2016).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計畫─隧道工程東隧道東段遭掩埋探勘報告書.,未出版.
王文祥,楊武洋(2002).足舜論與天然電磁波法勘探─未來的地質勘探革命從這裡開始.陝西人民出版社.
Wang, Wen-Xiang,Yang, Wu-yan(2002).Shun theory and electromagnetic prospecting.China:Sh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Yen, Chih-Min,Chu, Tzu-How(2015).Prospecting the Geospatial Data by Applying the Ultra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Waves: A Case Study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s in Northern Taiwan.ICEO&SI and ICLEI Resilience Forum.(ICEO&SI and ICLEI Resilience Foru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