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236.184
  • 期刊

慈悲水懺的理論特點與現代意義

摘要


水懺是明清以來佛教界裡經常使用的一種懺悔儀式,在佛門裡面有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水懺儀文-《慈悲水懺法》的理論,認為水懺的理論特點是將佛教所說的煩惱→業→果報三者所形成活動鏈基礎上,展開出來的。為了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慈悲水懺法》著重提出了以心看心的方便法門,並把七心作為增上勝心,以此來懺悔煩惱、業、果報三障。七心是在整個水懺信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水懺是一場洗滌身心,舒張心肺肝腸的盪氣迴腸、清新理肺、身心健康的活動。 總之,水懺的思想是豐富的,它抓住了時代發展的主題,又以與時俱進的思想,使佛教的教義在水懺理論中反映出來,同時又具有強烈教化作用。水懺的中心是道德教化,只要人類社會還存在,水懺理論所提出的道德向善的現代意義將永遠存在。

關鍵字

水懺 三昧 七心 慈悲 現代意義

參考文獻


《水懺隨聞錄序》孫瑞斌序、卷上。
天臺沙門繼僧著,定山比丘嚴章校,《舍利懺法》。
《禦制水懺序》。
《慈悲道場水懺序》。
《晝中禪師釋水懺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