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60.79.111.19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相較於大陸,台灣報導文學的研究起步較慢,不僅在整體報導文學史或是報導文學作家個人的研究上都有待後進者努力。張堂錡指出台灣報導文學研究歷經了四個主要時期:二十世紀三○年代的萌芽期,八○年代的豐收期,九○年代的平靜期以及二十一世紀的深化期。在這一段不算短的發展歷程中,台灣報導文學的批評集中在五個主要面向的探討:報導文學的源頭、文體特色、寫作方法論的探討、式微說的討論以及報導文學作家的研究等,但在各層面皆有深化的空間。如就歷史論而言,一般認為台灣報導文學發軔於七○年代的說法已經動搖,但是報導文學史方面的爬梳整理仍有待完整的論述;在文體論方面的討論內容中,有許多只是泛論與經驗論,鮮少從報導文學的發展歷程揀取適當史料並進行實際批評的。除此以外,臺灣的報導文學批評也出現理論與實際評論問產生差異,以及評論文本貧乏等現象。因此從批評歷程來探討台灣報導文學的研究狀況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檢視報導文學發展的研究切入點,不論在報導文學的文體類型還是報導文學的發展歷程上,台灣報導文學的研究有著失根與淺薄化的問題存在,也因為研究視角的侷限讓台灣報導文學的理論與創作被認為是停滯甚至式微,這篇研究或許可以提供更多省思的空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