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詩》是楊照步入中年之後所出版的自傳體散文。內容回憶少年時期對詩的瘋狂迷戀,並記錄往昔叛逆、荒唐、愚蠢的種種行徑,及單戀的挫敗與傷感, 同時呈現了台灣七○年代特殊的氛圍。本文試圖以人文地理學的部分概念分析楊照《迷路的詩》裡描繪的地方與空間,以及這些地方與空間的意義是如何被他賦予,藉此開展出一張屬於少年楊照的記憶地圖。藉著回憶的傾洩,花蓮,雙城街、重慶南路,君父城邦與詩的國度逐一呈現,並展現其獨特的精神。這些地方與空間也不再是平面,而是厚實地承載著某個時代的重量。
為了持續優化網站功能與使用者體驗,本網站將Cookies分析技術用於網站營運、分析和個人化服務之目的。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