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75.169
  • 期刊

黃海《文明三部曲》之生態批評初探

摘要


本文以黃海的「文明三部曲」長篇科幻小說,即《鼠城記》、《最後的樂園》、《天堂鳥》為研究文本,尋繹「文明三部曲」裡的生態意識。黃海的「文明三部曲」最初各別連載於台灣時報副刊,後來他將三本可各自成書的創作構想,用一條線索貫串:《鼠城記》描寫人類歷經浩劫;《最後的樂園》敘述人類追求永生,成為永恆的機器人,並進行星際移民;《天堂鳥》敘說人類不死,成為永生的機器人以後的社會。從「文明三部曲」的創作可以看到黃海的科幻小說著重於「人類未來命運」圖像的企圖。筆者以生態批評作為研究進路,分析這系列作品呈現的三種人類偏見的型態:(一)從性別歧視延伸到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壓迫─女性生態主義;(二)因資源有限、種族歧視所產生的爭奪行徑─生態殖民。(三)源於物種歧視的動物實驗─動物褔利。最後回歸到《天堂鳥》的主題討論:當人類已然跨越了「生死」難題,達成「永生」的願望後, 人類共同的處境與更深切的期望又會是什麼。所謂生態批評是因應生態學的發展,而出現的批評進路,它建立在文學研究者相信文學文本裡所具備的人文精神(或人文意識),以及認為文學具有影響人類行為和自然環境的可能,藉由分析詮釋文學文本的意涵,有助於修補人類文明科技的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斷裂現象,重新修復人與自然、人與其他物種的協調關係。因此筆者透過生態批評這種因應生態學與環境變動的反省「工具」,分析詮釋「文明三部曲」,闡明黃海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裡,所潛藏的深層憂慮。他所預示的判斷是:環境危機的根源,可能源自於人類對人與自然環境互動關係的偏見與歧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