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善書是爲融合儒釋道三教思想與民間信仰,用以教化人們實踐道德的民間通俗讀物。宋元以降,大量託言神靈名義的道教勸善書開始傳播流行,這些道教勸善書,多數以「善惡有報」的宗教道德觀念,引導人們能爲善去惡。這對於傳統封建社會中下階層的人民,存在教忠教孝的道德教化功用,因此在傳統社會中形成一股穩定人心的宗教約束力。本文以《文昌帝君陰騭文》爲考察對象,探討文昌帝君信仰的形成與依附在信仰下所產生的道教勸善書,並從中分析道教勸善書的道德教化思想形成與特色。
為了持續優化網站功能與使用者體驗,本網站將Cookies分析技術用於網站營運、分析和個人化服務之目的。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