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163.198
  • 期刊
  • OpenAccess

從形聲立場看六書體用與造字之本說

摘要


《說文》形聲字中之聲母與形聲字之間,大多數為聲兼義,然亦有少數形聲字與聲母之間,無義可說,例如:祥從羊聲,此為有義可說,蓋上古畋獵社會,外出畋獵,獵而獲羊,則為有福矣。祿從彔聲,最為刻彔彔,與福並無關聯,實則彔聲無義可說,可以假借義說之,彔鹿同聲,借彔為鹿。畋獵獲鹿,亦為有福。後人有以此種形聲字聲符假借者為假借造字,故與體用之說相轇轕,實則祿之借彔仍為用字之借,非造字假借也。今為辨明體用與造字之本之關係,特就章太炎先生〈轉注假借說〉而申辨之。

關鍵字

四體二用 造字之本 形聲 假借 轉注

被引用紀錄


呂佩珊(201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六)》通假字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2387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