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試圖以綜合各個相關的學術著作所提供的資訊為主。首先簡略的描述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十五至十七世紀的擴張過程,以及該過程對其貿易發展的影響。從地理位置上看,鄂圖曼帝國的擴張史也可以說是此帝國擴張其對歐亞大陸貿易路線的掌控權的歷史,使得其在東西貿易上因而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其後的部份則敘述鄂圖曼帝國與西歐各國如最初的義大利城邦國家和其後的法國、英國和荷蘭的貿易關係的發展。而地理大發現並沒有使鄂圖曼帝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關係以及其做為東西貿易樞紐的地位發生變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外部或內部貿易的體系裡,大批不同民族、宗教和社會出身的商人扮演了鄂圖曼經濟發展的力量,反映了帝國的治理政策(特別是宗教寬容)對經濟貿易的推動作用。最後,本文將針對兩個對鄂圖曼貿易發展的部分消極性觀點,即促成地理大發現的「阻斷說」和地理大發現造成的「枯竭說」進行一些評論。前者的概念認為,正是鄂圖曼帝國的擴張阻斷了傳統的貿易路線,推動了地理大發現。而後者認為,地理大發現開闢的新航線(好望角航線),使得傳統經由鄂圖曼帝國和中東地區的伊斯蘭貿易路線枯竭。而對鄂圖曼帝國在東西貿易史扮演的角色和推動性作用視而不見。因此本文試圖結合個人所能及的資訊,並且給予鄂圖曼帝國在15-17世紀的世界貿易中扮演的角色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