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40.192
  • 期刊

老子對「仁義禮智」的態度

摘要


老子認為人類社會中的難題之所以無法解決,皆由於有為。人類製造了許多道德條目,例如仁義禮智,希望藉提倡這些條目來使人們回歸道德的理想境界,但這在老子看來是不可能的。老子認為「絕聖棄智」、「絕仁棄義」,才能真正使人們回到理想的境界。人若能無為虛靜,不膠著在仁義禮智的條目之中,自能透顯生命的真實、真正的道德。不過,這並非代表老子對仁義禮智本質的否定,而是希望仁義禮智藏在真正的「道德」之中。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林明照(2005)。先秦道家禮樂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5.0184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