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188.113

摘要


「三綱五常」是儒家倫理的核心思想,其演變和發展經歷了一個複雜的歷史過程。「三綱」不同於「五常」,「三綱五常」與「三綱六紀」也小有區別,對這些觀念的梳理與辨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儒家文化的精神實質。「三綱五常」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是漢民族本土文化內部思想張力的原點和難以逾越的底線,是中原漢人與周邊少數民族長期共存乃至走向融合的重要基礎,是中國文化和外來文化交流、碰撞與會通過程之中最爲要緊的因素,有效地處理至爲關鍵。

關鍵字

三綱 五常 三綱五常 三綱六紀 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陳寅恪:《挽王靜安先生》
(1997)。王國維學術經典集。江西人民出版社。
章潢:《三綱五常考》,《圖書編》卷七十七。
《韓非子.忠孝》。
《新書.俗激》。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