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232.140
  • 期刊

論莊子與郭象之「無待」思想

Zhuangzi's and Guo Xiang's Thoughts on "Waiting for Nothing (wudai)"

摘要


「無待」的概念在《莊子》與郭象玄學中皆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莊、郭二人對於「無待」的詮釋卻截然不同。在時代背景的化育下,莊子與郭象面對現實議題各別演繹出一家之學,二者學說雖有關聯承襲之處,但更多的是因應時變之轉化。莊子在〈逍遙遊〉中以「無待」來詮釋體道之逍遙境界,時至郭象卻轉以「無待」作為個體「自生獨化」的條件,二人不同的學術理路造成了思想格局上、工夫論上的差別。本文即以莊子與郭象「無待」思想之緣起、內容意涵、修養工夫三方面,作為探討二人在同一指稱上不同詮釋之進路,以殊別其在「無待」思想上所開展出的不同面向。

關鍵字

無待 莊子 逍遙遊 郭象 自生 獨化

參考文獻


郭慶藩《莊子集釋•逍遙遊》,台北:木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頁一七。
司馬遷著,張守節注疏《史記正義‧老莊申韓列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三年
徐漢昌《先秦諸子》,台北:台灣書局,一九九七年,頁一一八。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二○○○年,第三次修訂本
王邦雄《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二○○四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