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8.107.160
  • 期刊

杜維明與史密斯的儒教觀之比較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u Wei-ming and W.C. Smith's Views on "Ru jiao"

摘要


儒教觀的討論蘊涵儒家研究和宗教研究雙重意義。杜維明和史密斯有密切的學術交往,二人在儒教觀方面有同有異。杜、史二人皆從宗教性的視域詮釋儒教。杜維明堅持儒家文化的主體性,認為儒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制度性宗教,但它又有宗教性;他側重於從心性論闡釋儒學的宗教性,強調儒家在文明對話中的特殊意義,其儒教觀呈現出新儒家式的學術面貌。史密斯從世界諸宗教視域肯定宗教性意義上的儒教,傾向於從「累積的傳統」角度描述儒教的動態演變,他的儒教觀呈現出宗教研究式的特徵。杜、史二人儒教觀的差異顯示,儒教及其研究的世界性與文化主體性之間存在張力。將新儒家杜維明與宗教學家史密斯的論說聯繫起來考察,有助於展示現代儒教觀的不同面向,為深化儒家宗教性問題的研究提供鏡鑒。儒家宗教性問題的討論涉及儒家在精神象徵、心靈境界、修身工夫、禮儀實踐等層面的真知灼見,其旨趣在理解人的信仰生活,而非簡單地用某種宗教性理論處理儒家的材料。

關鍵字

杜維明 史密斯 儒教 宗教性

參考文獻


洪修平〈殷周人文轉向與儒學的宗教性〉,《中國社會科學》二○一六年第九期,頁三六│五四
杜維明《靈根再植-八十年代儒學反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二○一六年,頁二三一。
杜維明,段德智譯《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二○一三年
劉述先:《劉述先自選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二○○七年。
杜維明《否極泰來-新軸心時代的儒家資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二○一六年,頁二三一│二三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