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0.196
  • 期刊

《周易》「今本卦序」探賾

An Inquiry into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Current Version of Sequence of Hexagram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摘要


《易》之「卦序」,歷來頗多異說,《周禮》、〈繫辭下〉所提及之「卦畫生成」,純由八卦之互相重叠,既無卦爻辭之參與,則可否視作卦序,誠不無疑;而至宋代才有之「先天卦序」,可謂與之無異,皆僅著重卦畫自身之生成演變也。至於殷末周初以來通行之定本,即「今本卦序」,其奇、偶兩卦,必成一對,且卦畫之「非覆即變」與卦爻辭之「相受」、「反對」,密切關聯,而乾、坤居首,乾尤特出,以及「用九用六」等,在在皆顯其最是穩妥;而〈序卦〉為之闡釋,縱未能十分貼切,但也無傷耳。若夫《京氏易傳》「八宮卦次說」,固與之有別,尤其自帛書《周易》出土以後,益發言人人殊,然此等亦均強調卦畫之邏輯推演,並無視於卦爻辭之存在,洵靡可取而代之焉。蓋卦畫之與卦爻辭,原應相互連結,故只就卦畫之生成演變而論,實當不得《易》之卦序,而必合卦畫、卦名與卦爻辭,斯方可稱六十四卦之卦序矣。

關鍵字

今本卦序 非覆即變 相受 反對 用九用六

參考文獻


李光地《周易折中》台中:瑞成書局,1998,卷18,P.2。
林希逸〈鄱陽刊艾軒集序〉(林光朝《艾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1142,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PP.5-6。
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卷一,P.22
胡渭《易圖明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周原甲骨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