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183.46
  • 期刊

以「率」明「性」──潘佩珠對《中庸》性論之新解

Revealing "Human Nature" through the Act of "Leading": Phan Boi Chau's Interpret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i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在《人生哲學》一書中,潘佩珠提出「自然之機」的人性觀。此看法與傳統儒家學者所提出的性善論、性惡論有別。他以《中庸》「率性之謂道」為理論資源,走出人性善惡的爭論,將重點從「善惡」轉到人的「主宰」,並闡釋修身的過程。修身的重點專注於如何發揮「主宰性」、如何「率性」以達到成為聖人的目標。在修身的過程中,「主宰」的意志、良心、以及內在自由,是關鍵的因素,藉以發揮人的「主宰性」。他提高人的主宰性與自由,此觀點可視為潘佩珠試圖回應越南阮朝末年具體的屬法社會處境,亦即,對解放民族運動的要求之回應。猶有進者,這觀點也可視為他對儒家人性論及當時人觀的反思。因此,潘佩珠的人性觀,不僅對儒家人性與修身有貢獻,且對越南思想史也有其價值。

關鍵字

潘佩珠 儒家 人性 主宰性 修身

參考文獻


章民〈我南百年來之學術〉《南風雜誌》第六冊,1917,P.327
《南風雜誌》第十八冊,1918,P.318
巢南潘佩珠《孔學燈》(電子版)(河內:文化通訊出版社,1998)
潘佩珠《潘佩珠全集.新越南》卷二
潘佩珠《潘佩珠全集.人生哲學》,章收編校,卷七(河內:東西語言文化中心、順化出版社,20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