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畜之九五,其辭「有孚攣如,富以其鄰」,歷來異見層出,而中孚九五,亦有「有孚攣如」,又泰六四與謙六五,則有「不富以其鄰」,再加上近代諸多出土文獻,更使之愈趨複雜,單單「孚」之一字,其解即達十數種,而「富」與「不富」,是異是同,以及「鄰」何所指等,亦皆莫衷一是也。且縱個別之字,其義胥可詁定,然對全部爻辭而言,《九家易》、虞翻、伊川及朱子等之詮釋,均未臻完善,而朱震、李光、……等,皆以「有孚」指九五本爻,「鄰」為比爻六四,其見甚正,李光地則更加詳,以九五「有孚」而「富」,「富」即積誠之滿,是故推誠待下,以「攣如」六四之「鄰」,而六四同有「有孚」,亦必積誠格君,上合九五之志,如此以誠感誠,而畜道成矣。本文即立基於其上,從各方面予以疏通證明,以闡發「有孚攣如,富以其鄰」之意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