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03.168

摘要


由於科技的進步,醫療技術的發達,人類的壽命不斷的延長,台灣自1993年起已正式進入,且在2017年將邁入高齡社會,由於老年人口的驟增,將會衍生出不少有關於社會、健康、心理等多方面的高齡者問題。從過去的實證研究發現,規律的運動是成功老化的最佳途徑,然運動動機具有動態性,會因時、因人、因運動環境及因情境不同而有所改變,高齡者因個人背景認知與運動經驗過程的不同,會有不同的運動參與強度、表現、持續性與情緒,亦即高齡者的運動需求與動機會隨人生不同階段而異。因此,如何掌握高齡者運動機設計與策略,將是運動指導者一項重要的課題。本文檢視有效的高齡者運動動機模式與運動之效益,融合成為一項活動設計,希望有助國內教師或運動指導員在實際指導高齡者運動之參考。

參考文獻


王宗立(2002)。個人沉浸體驗、任務/科技配適度及科技接受之實徵研究—以電子郵件使用為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
王素敏(1997)。高齡者的運動滿意及其教育取向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朱坤連(1995)。退休人員生活需求及滿意度相關模式之研究─以高雄市公教退休人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林淑芬(2003)。女性保健志工人格特質、組織承諾與神馳經驗關係之探討—以彰化縣市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研究所。

被引用紀錄


林慧敏、劉美珠、林儷蓉(2020)。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中年人柔軟度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22(1),19-34。https://doi.org/10.5297/ser.202003_22(1).000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