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191
  • 期刊

學術機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系統建置研究

摘要


學術機構因屬研究性質,所使用的毒性化學物質(以下簡稱毒化物)種類多但用量少,且實驗場所分散各館舍,相關購買、使用及貯存等運作行為皆於各實驗場所自行管理,而學生高流動率的特性,導致毒化物運作管理不易與災害無法有效預防。本研究主要以國內某大學為例,針對校園毒化物運作管理的特性與需求,以客製化方式規劃與建置一套可符合法令規範與功能完善的管理系統,改善毒化物運作管理、申報及查詢統計相關運作資料,並整合危害應變資訊與緊急通報功能。研究結果顯示學術機構以系統管理毒化物運作之效益分析,對於請購作業相較人工紙本申購方式減少至1/8的時間,可大幅降低申請作業時間,並改善紙本請購不易查詢的缺點,對於申報運作紀錄的時間上,可減少3/4的申報時間,另於填報資料之錯誤率由6~8%降至1%以下(約小於5筆),呈現系統管理於縮減申報時間與減少資料填報錯誤有相當大的效益。此外,針對系統建置前後工作負荷影響分析,毒化物運作管理通常包含校方管理單位、系所單位及實驗場所三個單位的人員參與運作,各單位人員在人工作業與系統管理二階段下,執行毒化物申報、申請、運作紀錄與報表產出、查詢追踪資料、防災應變資料及資料維護等業務之相對工作量比較,整體總計可較人工紙本作業減少約一半的工作量,尤以申報作業對校方管理者為其最大的工作負荷,導入系統衍生最大的成效即為降低申報時間,而於校方管理者各項業務中除資料維護外,其餘以系統管理皆可減低其工作量,呈現系統管理雖可降低校方管理者大部分的工作量,惟資料的維護相較人工作業需額外投入作業時間,另對於系所環安管理人員而言,系統化管理不會造成各業務的工作量增加,其相對工作量之變動性影響為最小者(差異介於0-2之間),而對實驗場所人員的影響上,系統化管理導致大部分的工作量為不變或增加,可降低工作量的部分較少,顯示系統管理相較人工作業對實驗場所人員產生的效益不高,僅由紙本轉為電子化作業的差異,整體總結系統管理對各單位衍生的效益大小,為校方管理人員>系所環安管理人員>實驗場所人員。本研究個案於建置成本上需投入大量經費,然於管理單位人力有限下,雖短時間內無法平衡所投入的建置費用,然而對於學術機構整體毒化物運作管理與防災應變上,確實有助於降低管理者之人力負荷與提升管理成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