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80.205
  • 期刊
  • OpenAccess

百會穴與頭皮針的治療帶在臨床運用的研究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ai Hui (DU20) Paired With Front Zone of Ding Jie and Back Zone of Ding Jie

摘要


頭皮部針刺的主治,和現代醫學的大腦解剖生理學功能定位是基本一致,依『局部取穴』與『下病上取』,針灸刺激頭皮可以啟動神經電位,促進血液循環,活化大腦皮層。百會穴在臨床療效與應用頻率皆高,各科皆常採用,尤其在腦中風急性期之中臟腑昏迷時是首選穴位。頂結前帶與頂結後帶是朱氏頭皮針的治療帶,位在巔頂之上,常用以治療關節痛、神經痛、筋膜炎等痠痛症。針刺百會穴,搭配朱氏頭皮針之頂結前帶與頂結後帶,配合動氣療法、導引、吐納,可充分緩解上下肢痠痛症。

關鍵字

針灸 百會穴 頭皮針 頂結前帶 頂結後帶

參考文獻


李政育,中西醫結合中醫腦病治療學,台北市;啟業書局,2001/6
蘇三稜,溫灸學自療法,台北市;啟業書局,2000/6
嚴振國,常用穴位解剖基礎,台北市;志遠書局,1992/9
戴吉雄,戴氏頭皮針,台北市;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2014/1
郭奕德,電針百會、大椎對全腦缺血-再灌注腦損傷大鼠干預作用機制的研究,中西結合神經醫學雜誌‧第七卷‧第一期‧2012;12:1-1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