毯子功是翻滾技巧的訓練課程,源自於中國雜技、舞蹈、戲曲等表演藝術,至今仍多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在戲曲學校傳承。雖然已可見少許戲曲動作教學的相關研究(如劉新容,2005;劉秀慧,2005),但都是以基本功教學為主,並沒有觸及毯子功教學。本人在戲曲學校從事毯子功教學二十餘年,於2012年受聘於南部某舞蹈學校擔任毯子功教師,發現舞蹈科班生的需求迥異於京劇科班生,因此著手研究如何將傳統毯子功課程調整為適用於舞蹈科班生的課程,並使課程系統化與文字化,但這樣的課程是否真的符合學生需求,並未經過嚴格的檢視。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壹、探究中國戲曲毯子功如何轉化為適用於國中舞蹈班的課程。貳、分析國中舞蹈班毯子功課程實施之教師操作技法。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學期任教的兩個班級(共34名學生)為研究參與者,透過歸納、統整錄影紀錄、省思札記與諍友觀察意見後,調整實務工作上的問題,使課程逐步完善。研究發現,期初的動作除了必須保持簡單並加強學生體能訓練之外,在學生練習翻滾時,教師的輔助操作技巧(戲曲界稱為「抄功」)是關鍵。試圖將研究者多年的「抄功」經驗整理為文字,期望為一直停留在口傳心授的毯子功教學建立較為完整的教案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