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49.140

摘要


聚羧酸減水劑合成主要是透過帶側鏈的烯類單體、不飽和羧酸,在引發劑的作用下共聚得到帶有接枝側鏈的梳狀共聚物。這類共聚物的側鏈一般是具有親水性,並有一定鏈長和數量的聚氧乙烯基鏈。聚羧酸減水劑具有優異的保坍性能主要是由於分子結構中支鏈聚氧乙烯基鏈的存在。本研究將針對保坍型聚羧酸高效減水劑摻入新拌混凝土所存在的泌水、析離、坍流度及初終凝等問題。通過聚乙二醇單甲醚與甲基丙烯酸酯化合成的大單體,以過硫酸銨為引發劑、丙烯酰胺為分子量調整劑,聚合了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聚羧酸減水劑。透過採用新拌混凝土坍流度試驗確定了合成產品比較合適的配比。探討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分子量大小及紅外光譜分析分子結構表徵,對新拌混凝土之工作度、初終凝及抗壓強度等之影響程度,並瞭解添加保坍型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後坍流度保持性,初終凝時間及抗壓強度性質與效益,確立強化新拌混凝土最佳配比之方法,以供實務之參考。

關鍵字

聚羧酸 減水劑 分子量

參考文獻


郭文田,「添加強塑劑對水泥材料水化及其早強行為之影響」, 國立中央大學博士論文 2000 年 7 月。
黃甄玲,「羧酸系分散劑的合成以及對水泥漿體性質的影響」,國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3 年。
胡國棟、游長江、劉智猛、賈德民,「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減水機理研究」,2003 年 3 月第 28 卷廣州化學。
王子明、張瑞艷、王志宏,「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的合成技術」, 材料報導 2005 年。
張紅柳,「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的合成及分散性能研究」,河北工業大學碩士論文 2007 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