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143.199
  • 期刊

巧固球運動介紹與發展現況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介紹巧固球運動與近五年在台灣重要杯賽的參與狀況。巧固球被稱為君子球及教育球,非常適合於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推展,巧固球的規則淺顯易懂,很適合各年齡族群的參與,但是受限於學生升學管道狹隘,使得參與隊數逐年減少中,也讓巧固球運動人口流失;近年參與競賽裁判水準素質參差不齊,往往影響到比賽最後結果。建議未來巧固球能夠,1.利用大專社團推動學校巧固球紮根運動;2.教育部體育署應將巧固球列入必授教材;3.建議裁判資格認定應加考術科。

關鍵字

巧固球運動

參考文獻


李聖賢(2014)。臺灣巧固球運動規則演變之研究 (1977-2012) 。國立台南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國立臺南教育大學。
黃進成(2002)。台灣巧固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77-2000)。國立台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黃榮達 (1996)。巧固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台北縣。
巧固球維基百科(2016)。https://zh.wikipedia.org/zh-tw/,上網時間:2016年5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