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晉南北朝整體觀念變革的情況下,美學表現和書畫等開始被視為獨立藝術科目,在思想和美學的層面,也從籠罩在儒家教化的道德式、勸戒式的創作中脫離桎梏而出,並開啟第一批繪畫理論的著作。當中以宗炳和其著作〈畫山水序〉最引人注意,此篇作品是目前許多學者皆認為「是中國山水畫最早的文獻」,同時也因為宗炳自身亦身兼畫家和佛教徒的身分,更增添〈畫山水序〉中哲思探討的多元和趣味性。中國繪畫向來以山水畫為典範,〈畫山水序〉又為中國山水畫最早畫論,更是追溯中國山水畫精神的泉源所在。同時,宗炳身分的特殊性,以及其和時代思想的碰撞,也造成歷來研究〈畫山水序〉眾說紛耘的原因。本文嘗試對此分歧進行爬梳,以釐清出最與〈畫山水序〉貼切不悖的解讀,並嘗試以另一種觀點對〈畫山水序〉予以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