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57.170
  • 期刊

班雅明的「大眾文化批判」

摘要


自盧卡奇(Lukács Georg, 1885-1971)以來,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潮流中的主流無疑是法蘭克福學派,法蘭克福學派主要批判於哲學、政治-社會學、美學等領域。而瓦爾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雖然沒有實際在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中任教,多半是發表作品於研究所的刊物《社會研究雜誌》,他以感性的論述風格和語言來批評大眾文化對於人們的操縱性、極權性的剖析,班雅明意識到大眾文化以商品、空間異化了人性。以下筆者將從機械複製商品和商品拜物教兩方面,來論述班雅明批判資本體系下的社會中充斥了商品的魔咒。而班雅明眼中因為資本主義快速興起的巴黎大城市,短時間內經濟的成長也如魔法般的改變了整個城市的風貌,他敏銳地觀察到充斥著商品擺設的拱廊街與最時髦的建築物的城市中,出現了一群浪蕩者。筆者將根據班雅明的論述,透過對於這群特殊的社會族群的觀察,以此探究十九世紀中晚期資本主義興起的巴黎城市中的社會現象。大眾文化批判與浪蕩者社會現象是本篇兩大重點論述所在。

被引用紀錄


廖容瑩(2010)。拜物有罪?拜物有理!觀看電影慾望城市傳遞「勸Buy」合理訊息〔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0.0112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