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7.9
  • 期刊

日據「皇民化」時期臺灣自然主義小說的特色

摘要


十九世紀中後期,由法國左拉所主張的自然主義文學乃受到自然科學成就的影響,且植基於寫實主義而反浪漫主義。其後傳入日本,則受社會文化影響而融合了浪漫主義,展現出與法國自然主義文學有所不同的形式與精神。而自然主義文學乃於1920年代臺灣新文學運動之際,因西洋與日本的近代思潮及文藝理論相繼被翻譯、介紹到臺灣;文因臺灣殖民地的特殊環境,而使自然主義小說所激發的形式美學效果與因政治而採取的敘事手法,更有異於法、日。本文就當時臺灣小說創作所運用的自然主義文學是在日本殖民此特殊的環境下,配合日據殖民分有三個時期,在每一時期所採不同的政策下,探討由左拉自然主義文學主張傳入日本,再傳入臺灣之過程,三者之間的異同,以察自然主義文學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中之影響與運用;並且依循日據時期的不同階段與特殊環境下,再觀察以呂赫若、龍瑛宗與王昶雄等三位作家為代表,於「皇民化」時期創作的自然主義小說之動機、形式美學與敘事策略等,對照當時對自然主義小說提出批判聲音者的論述和時間點,以及所批判的原因與目的,以期釐清對於自然主義小說的批判,並藉此更加了解此時期自然主義小說所呈現的特色和目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