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再生能源是國際趨勢,也是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策略的重要目標,臺灣海峽西部海域風能條件俱優,本公司為配合政府推動「綠色能源政策」,依據「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於2015年3月31日奉准執行「離岸風力第一期發電計畫」,為本公司首座海上風力發電場。詎料2020年1月起受疫情衝擊,國外設備製造及運輸、施工船來臺、人力調度等工作均深受影響,尤以海事工程最為嚴重,經施工團隊24小時趲趕並尋求精進作為突破後,終於在2021年12月11日完成21部風機96小時連續試運轉測試,後接受安全調度,同年12月30日取得電業執照並開始商轉。現代風力發電機的構造相較於古代風車複雜許多,但基本概念仍然相同:將風能轉換為機械能,再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囿於篇幅有限,本文僅針對風力發電機、塔架及水下基礎之設計基本資料(或稱設計準則)之核心項目及特殊性加以說明,摘要設計流程並強調抗颱耐震設計內容,確保當颱風或地震發生時,可維持風力發電機組結構完整不至倒塌,以及損壞的零件可修復、可更換或可接受,其中,下風型轉子設計,亦可以降低颱風來襲時塔架所負擔的載重。本計畫建置共21部風機,總裝置容量為109.2 MW,每年約可發出3.6億度之綠電,約可提供8.5萬家戶一整年的用電量,可減少約18萬公噸碳排量,相當於462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之減碳效益。2020年至2030年是氣候行動的關鍵10年,我國為逐步實現目標於2022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超前確立短中長期之基本路徑藍圖,本計畫除了達成離岸風電示範風場237.2 MW(本公司109.2 MW)之國家重要能源政策目標外,還為後續的能源轉型奠定了重要基礎,期望為我國2050年淨零排放之願景貢獻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