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48.13
  • 期刊
  • OpenAccess

保守與激進的遊移-論《荒人手記》之現代與後現代間的敘事策略

摘要


《荒人手記》於第一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決審時即受評審意見相當不同的爭議,形式上是手記是小說還是論文這類結構的不完整讓評審頭痛,內容看似無節制地引用新知識、電影、宗教或是西方文化思潮等等也不禁讓人懷疑流於賣弄。但《荒人手記》一書開啟九○年代小說的一股新風潮,形式上的創新和內容的無限制(無節制)都可以用作者的「文字煉金術」做總結,書寫時一切不可逆者皆可逆,因此書寫仍在進行中。但此類沉醉於文字感官藝術的呈現以及刻意攫取西方經典置入文本的手法,不免讓人有倣效菁英書寫之疑竇。然而有趣的是《荒人手記》作為現代小說卻又游離於後現代光怪陸離的台灣,一方面捍衛現代主義思想,另一方面既撻伐又隱約認同後現代台灣景象,論者劉亮雅即提出朱天文的錯縱矛盾來自台灣特殊的政經環境,以及自身前進女性意識和保守意識型態的糾結有關,以致於全書明顯地在國族、世代、情慾、性別之間擺盪。本文以劉的觀點為前行閱讀,從她對朱天文作品中擺盪在現代與後現代的角度再延伸,提出「激進」與「保守」二觀點,從中審視文本內容,並破解《荒人手記》看似激進思想下的保守心態。以下主要從二個地方進行討論,首先沿襲劉亮雅提出的在《荒人手記》呈現的特質出發,透過「國族、世代、情慾、性別」這些使作者(或荒人)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矛盾又擺盪不一的情結,去辨析《荒人手記》看似激進但實為保守的書寫策略。其次從文本內容所謂的「文字煉金術」出發去討論九○年代後期至今,小說的內容與形式不可避免地走向一個特有、姑且稱為作者創造出來的類似、模倣菁英的「倣菁英」美學風格。作者為何如此寫作使讀者不得不隨波逐流、更改口味,讀者們何以如此溫順地習慣文本內容與形式的一切改變?

關鍵字

荒人 國族 世代 情慾 性別 倣菁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