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137.108
  • 期刊

探討檢體採檢及保存方式對糞便潛血定量免疫法的影響

摘要


糞便潛血免疫法檢驗原理是利用抗體針對人類血紅素抗原進行反應,因此不受飲食影響,具有高度專一性和敏感度,可用於檢測腸胃道疾病出血,目前也作為大腸直腸癌篩檢的方法。然而執行此項檢查時,不正確的檢體採檢及保存,可能會影響檢驗結果。所以本研究是針對糞便潛血免疫法所使用的專用定量採管,依不同的採檢及保存方式,進行結果分析,探討可能影響的因素。我們取用當天新鮮採集的糞便檢體,以糞便潛血化學法及直接鏡檢方式,確認檢體無潛血反應,作為對照組;再分別額外加入適量的新鮮血液,配置成三種不同濃度的潛血陽性糞便檢體。利用OC-LIGHT定量採便管進行採檢後,將含檢體之採檢管保存在不同溫度及天數,再以OC-SENSOR自動化分析儀執行分析,以評估檢體在緩衝液保存的穩定性;此外也由多位醫檢師分別執行檢體採檢,以進行定量採檢差異性之分析。實驗結果發現,糞便潛血免疫法專用定量採檢管採檢後,保存在室溫5天及4℃ 8天內,糞便潛血濃度並無顯著變化,但是置於-20℃環境下,糞便潛血濃度會有顯著下降的結果。我們針對三種不同濃度的糞便潛血陽性檢體,多次採樣檢測得到C.V.值為13.98%-17.62%,另外透過同支檢體進行機器的再現性重複檢測,在這三種不同濃度檢體所得到的C.V.值為2.88%-6.72%。另外,我們比較三名醫檢師分別採樣所測得的數據,結果顯示其中一位人員的結果,明顯地與其他兩位不同(P<0.05),因此臨床衛教病患執行正確的採檢,對於檢驗結果影響很大。總而言之,實驗室在制定糞便潛血免疫法檢驗之操作手冊時,必須對易產生檢驗誤差之步驟加以規範,才能將此項檢驗的臨床效益發揮出來。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