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個證券交易所與有價證券借貸的關係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交易所對證券借貸的控制、監督方式也不盡相同。在一些國家,交易所及保管機構負責受規管、正式的證券借貸市場的營運;在一些國家,交易所業務及證券借貸則幾乎完全分離。不管以往的狀況如何,全球各個證券交易所為了管理的目的及保護其上市公司,對有價證券借貸市場都表現出更多的興趣。本報告的焦點,在於以證券交易所的觀點,探討證券借貸與公司治理、價格發現及市場監視間的關係。許多有關公司治理的報告業已發現,不管有意地或無意地,證券借貸都可以被作為扭曲公司投票的手段,有時甚至會對公司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們評估了非常短線的投資人用以影響公司投票的主要策略,並探討機構投資人的行為規範及實務作法。雖然交易所本身無法改變整個證券借貸產業的實務,但其卻可讓發行公司、市場管理者及資產持有者聽到它的聲音,從而降低可能的負面影響。在價格發現及市場監視方面,我們發現到雖然無法證明借券費率及標的證券價格變動有直接相關,但有明顯的案例顯示,借券費率乃是標的證券價格變動的領先指標。不論其效果是良性的或顯示有市場濫行(market abuse),交易所應該會希望將借券費率納入其市場監視活動。最後,我們探討集中交易對手(central counter party;CCP)在資料蒐集及市場監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每一管理體系都必須決定是否要讓證券借貸市場活動集中化。集中化有助於對借券活動的監控;缺點則在於加諸更多限制與成本給所有市場參與者,並可能使投資人表達對市場認知的機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