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185.23
  • 期刊

健康與體育領綱之變革

摘要


「人力就是國力,教育造就國力」,我們都了解教育的力量是能夠撼動改變社會國家,每個時代皆有其不同的國家需求與當代的觀念地層,教育方針呈現當時國家的發展走向與人民的期待,課程也因此必須隨著需求而進行調整,每一次的課程改革都串起重要的鏈結,當然,我們也期待這些重要的鏈結,能夠把一層層的觀念地層緊密相連起來,讓下一代的國民能夠在教育的置高點上,看得更遠發展得更好。尤其在少子女化的今天,每個孩子更是彌足珍貴。我們相信,經過教育的潛移默化,孩子都足以成為一個值得期待的成人,每一位都是臺灣未來的希望。為達成個別化、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教育改革願景,的確需要不同課程的協作才能得以實現,為了讓孩子獲得更有品有質的教育,臺灣經歷多次的課程改革與課綱修正,由課程標準時代沿革改變為課程綱要時代,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教育的重要改變,由中央統籌之硬性教育,改變為交付更多自主權與選擇權給地方的軟性教育、由單兵作戰的單科教育改變為講究合作的領域模式、由內容嚴格規範把關改變彈性自主選擇,甚至教師能夠自編教材…。這些改變都讓臺灣教育走向不一樣的篇章,多元教育面貌油然而生,這些改變並非一蹴可幾。課程的發展是連續的過程,隨著時代演變不斷的修正。回顧課程改革的路程中,健康與體育領域在這一波波的改變,不斷的修正科目內涵,以因應時代的呼應與需求,健康教育科目性質實實在在發生劇烈的質變。本文主要在介紹這些改變的歷程,這些歷程同樣真實記錄了臺灣近代的教育發展脈絡。一路走來健康教育科與臺灣教育的改變併肩而行,深切契合教育變革的精神。透過觀看國小、國中的健康教育科、高中的健康與護理科的發展與分合脈絡,更能夠深入了解健康與體育在臺灣教育改革中的積極意義,並透過這樣的改變歷程,銜接課程改革的實質意義,以鑒往知來,再創嶄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


李復惠、賴香如(2000)。我國國民小學健康課程之演變。學校衛生。36,44-69。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范信賢(2013)。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原則與方向。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劉潔心、晏涵文、馮佳玉(2004)。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部編(2002)。九年一貫課程銜接手冊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