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美國國家肺癌試驗對超過5萬名重度吸菸者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發現減少約二成肺癌死亡率,這種肺癌篩檢成為各國研究與政策研擬重點。而後,歐洲針對重度吸菸者進行篩檢,也有相似結果。然而,檢視臺灣近20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經過戒菸政令與教育宣導,吸菸率下降,肺癌發生率卻持續上升,且其中非吸菸者比例亦有增高。這樣的發現與過去各國流行病學研究所發現「吸菸是最優先考慮之肺癌危險因子」觀念有所不同,所以臺灣的肺癌研究團隊便開啟了重要臨床試驗—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臺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族群之研究(Taiwan Lung Cancer Screening in Never Smoker Trial, the TALENT Study),該研究雖是針對非吸菸族群,卻有比歐美大型篩檢試驗更高的肺癌檢出率,且具一等親家族肺癌史之檢出比例更高達3.3%,配合其他風險因子模型探討,顯見臺灣非吸菸族群肺癌篩檢之重要性。2022年起,臺灣政府開始早期肺癌篩檢補助計畫,其中不只包含重度吸菸者,更參考上述研究進行非吸菸族群高風險者(尤重家族肺癌史)的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目前許多亞洲國家已開始針對非吸菸族群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試驗,期待未來能藉由TALENT study的試驗結果,作為推動更多亞洲族群非吸菸者肺癌篩檢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