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主體性長期以來因被傳統翻譯研究「遮蔽」而處於邊緣化的地位,筆者試圖著力考察譯者主體性這一重要的研究對象,剖析譯者處於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時如何採用「雜合化」的翻譯策略來影響、操縱甚至顛覆譯入語主流文學、文化與意識形態,闡明後殖民學者引入的「雜合化」概念是綜合、包容異質文化的折衷手段,旨在揭示譯者主體性在翻譯這個「後殖民語境的競技場與試驗場」的彰顯作用。
為了持續優化網站功能與使用者體驗,本網站將Cookies分析技術用於網站營運、分析和個人化服務之目的。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