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7.43
  • 期刊
  • OpenAccess

戰後初期《旅行雜誌》介紹的南臺灣印象(1945~1950)

摘要


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以旅行的方式直接前往異地,似乎是體驗風土民情的唯一方式。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後,從歐洲興起的「大眾旅遊」,讓旅遊成為一種休閒活動。為了應付旅遊人口的需求,開始出現對旅遊訊息的大量報導,甚至定期的雜誌也孕育而生。中國把旅遊視為休閒活動,晚至二十世紀初才出現;原因是大量的留學生出國,才把旅遊視為新文化的體驗而加以學習。不過對於旅遊訊息的報導,就出現得很晚。以本文要討論的對象──《旅行雜誌》為例,則是要到民國十六年(1927)才創刊。《旅行雜誌》的報導深受民國時期,知識分子與城市中產階級的喜歡。在那個視長途旅遊為「有閒與有錢」的時代中,該雜誌的報導多少彌補了許多人無法達成心願的遺憾。正因為如此,《旅行雜誌》所介紹的對象,許多都是帶有一層神祕面紗,或者引人入勝的觀光景點。而這樣的報導,也出現在對臺灣的介紹上。民國三十四年(1945)甫被國民黨政府接收的臺灣,它對中國大陸的人民有何吸引力?抑或者大陸人民如何認識,這塊以已經被日本統治長達半世紀,在生活習慣、語言都與內地迥然不同的島嶼?《旅行雜誌》連續五年不間斷地報導,遂成為探討戰後初期此問題最佳的史料。

關鍵字

旅行雜誌 戰後初期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