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崇拜為漢人社會重要的文化範疇之一,營建家廟宗祠、豎立祖先牌位,抑或造建風水佳城,再再體現了漢文化祖先崇拜之顯性化儀式行為。祖先祭祀,最具體亦是最核心之神聖標的物即為「祖先牌位」,其作為祖先靈魂依憑之處,受陽世子孫上香禮拜、祭奉荐享。鑒於祖先祭祀的重要性,以及祖先牌位所乘載的歷史軌跡與人文價值,職是之故,筆者於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間,進行公館境內客家公廳舊祖先牌位的調查記錄,係採得54座公廳、22姓氏(劉、林、黃、張、徐、謝、周、詹、朱、陳、江、曾、何、吳、邱、葉、彭、楊、宋、傅、鍾、羅)清代〜民國40年代左右所存舊祖先牌位共112座,透過傳統客家祖先牌位之踏查,從中發掘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價值。本文藉由實物牌位的踏查記錄,溯源漢人社會祖先崇拜暨豎牌祭祀的緣起,繼而歸納公館境內現存傳統客家祖先牌位之類型樣貌、祖先牌位擺放的空間位序、祖先牌位之題主內容,進一步說明舊祖先牌位的使用現況與舊祖先牌位之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