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軍人自古以來,即對武德極為推崇與重視,歷代名將皆以武德、為治軍的根本。孫臏兵法「將義」篇中有謂:「德者,兵之手也。」強調以德為貴,將領不可無德,無德則無戰力;孫子兵法更以「將道」闡釋軍人武德,歸納「智、信、仁、勇、嚴」五大德目。二、國軍教戰總則第二條「軍人武德」:『智、信、仁、勇、嚴,為我軍人傳統之武德。』內文將軍人武德分別具體的精要闡釋,已成為我國軍全體官兵人格修持之內化行為標準。三、「武德」實乃每一位軍人必須具備的個人基本修為。唯有如此,國軍官兵才能堅定對國家人民忠誠不貳的信念,專注戰訓本務,貫徹達成保國衛氏的使命。四、隨著時代不斷的改變,新世紀的戰爭形態、戰爭環境、戰門組織、人員條件及資源整合等,都已迥異於往昔,軍人武德也應擁有與時俱進改革與創新,以肆應新時代的戰爭環境。五、不論時代、環境如何改變,軍隊中個人或團隊的成敗,其中關鍵莫不在於國軍全體官兵自我期許的價值觀,因為能夠具備高尚的軍人武德者,方能充分發揚我優良傳統的建軍精神,而得到人民的尊敬,使國軍成為一支團結、鞏固、精練的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