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33.204
  • 會議論文

失智照護服務網絡的夥伴關係之研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失智社區據點的互動分析

摘要


國際失智症協會(ADI)表示目前全球有4700萬的失智症人口,預估2050年將有1億3100萬人罹患失智症;照顧財務上將造成衝擊,估計目前失智症的照護成本為8180億美元。反觀臺灣,目前臺灣失智症人口已逾27萬人,未來將快速增加,對財務負荷頗有衝擊。失智症家庭,面臨醫療照護、社會照顧、社會人際、壓力情緒等層面等問題。失智症家庭因欠缺連續性、全面性、網絡式服務,政府於2016年在長照2.0政策,新增「失智照護」的服務主軸,實施「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的措施。綜上,本研究目的為(1)探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合作建構失智照護服務網絡之互動緣起、分工協調、合作利基;(2)分析失智共同照護服務網絡合作的成功要素、服務成效與維持關鍵。研究取向為質性化研究。研究對象之挑選,衛生福利部於2017年所委託辦理的20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中,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所承辦的臺中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為研究對象。訪談臺中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個案管理師與主治醫師共3名,並由該中心所邀請、建構、實際合作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中挑選5名組織代表受訪,共計8名受訪者。資料蒐集與分析方式,本研究採取個別深度訪談法,實際訪談時,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的方式來進行訪談。資料分析先以開放式編碼,再進行主軸式編碼,再歸納出質性概念。本研究發現:1.失智共照中心與失智據點的互動與合作:包含開發個案、轉介個案、合作訓練、會議聯繫、活動接觸等。2.失智共照中心與失智據點的合作動機:其內涵為符合組織使命、具有合作意願、潛在合作機會、彼此相互欣賞、曾有正向經驗等動機。3.失智共照中心與失智據點合作利基分析:據點,具有在地性、可近性、個案量、後續服務、生活照顧優勢;共照中心,表現靠山安全感、窗口多元性、醫療便利性、獨特榮耀感、績效現實性等特質。4.失智共照服務網絡的成功要素:諸如「去自我」策略、市場區隔策略、互惠原則、各司其職、凝聚力等。5.失智共照服務網絡的服務成效與維持策略:主要是網絡要發揮平台功能、共享成效,同時理性地願意回饋與檢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