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32.143
  • 期刊
  • OpenAccess

從區域戰略觀點評析ECFA的「溢出效應」

Analysis of 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ECF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Strategy

摘要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區域經濟整合的聲浪與實踐,在東亞地區一時風起雲湧。面對此一整合浪潮,地處東亞中心的臺灣,因其國際政治地位的曖昧不明,遂有逐漸被邊緣化的危機。為了解決此一困境,政府以與對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的方式來突破臺灣的孤立情勢。ECFA已於2010年6月29日在第五次江陳會上正式簽署,然ECFA是否為臺灣現階段所必須的區域戰略?而ECFA又將為臺灣帶來哪些正面效應?此些效應是否能嘉惠全民並擴散至其他非經濟領域及兩岸關係?上述這些問題,都值得學界進一步探討。本文之目的在於從區域戰略的角度分析ECFA,並以國際關係理論新功能主義(neo-functionalism)的溢出效應(spill-over)概念為基礎,輔以日本、韓國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以下簡稱FTA)之經驗為比較案例,就ECFA對臺灣的正面溢出效應,做一全面性評估。大抵言之,本文之內容與目的有四。首先,闡述新功能主義理論中的溢出效應概念。其次,說明ECFA的區域戰略意涵。再者,分別以國內、兩岸與區域等三層次評析ECFA對臺灣的溢出效應。最後,提出形塑ECFA溢出效應的關鍵性因素,並試圖為臺灣的區域戰略與自我定位提出建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