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學傳播一路從「科學普及」、「公眾理解科學」、發展到「大眾參與科學與科技」時,顯然必須從當代社會最重視的議題著手。而相關調查與研究皆指出,民眾最為關注的科學訊息或是媒體報導的科學新聞,多與「健康」、「食品」和「醫療」等議題相關。減重(體重控制)食品訊息的重要性,本質上貫穿了人類健康、食品安全和醫療科技三個民眾最關心的面向,亟需進一步的探究。本研究採新聞即敘事的觀點,以2015到2017三年間「聯合」、「中時」、「蘋果」和「自由」四大電子報網路新聞為研究對象,首先篩選出990則相關報導,接著再依全國性新聞和科學訊息內容兩個面向,透過內容分析、關鍵字雲以及敘事框架分析等方法檢視208則新聞內容,研究發現與減重食品議題相關的報導量以2016年為高峰,其時也大量出現低GI(升醣指數)和生酮飲食法等內容;四大電子報中以自由時報報導篇幅數量明顯偏低;而報導型態雖是網路新聞也仍以文字敘事為主、照(圖)片為輔,缺少網路媒體視覺圖像與表格的呈現。從敘事框架來看,主要集中於「美好外觀的想瘦」和「危害健康的享壽」兩個敘事框架,在此框架下,媒體透過「肥胖」、「熱量」、「運動」和「營養」等敘事主題,運用感性或理性訴求的方式進行新聞論述。本研究除檢視臺灣社會中減重食品新聞敘事與框架建構的現況,也進一步探討並反思公民社會中媒體、科學與公眾三者間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