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59.199
  • 期刊

革命文化與民初憲政的崩潰

摘要


作為近代中國人實行民主政治的一次嘗試,民初憲政夭亡的背後有着深刻、複雜的歷史原因。除了各種保守勢力對民初憲政的破壞之外,締造共和後,一些革命黨人的做法也頗耐人尋味。作為追求憲政的一支力量,革命黨的言行是理性的政治文化能夠有效普及到民眾的一個重要前提。在辛亥革命前後,眾多革命黨人對待政爭的態度和行為受革命文化的影響較深。由此,民初政治博弈法治化的要求便與革命文化發生了激烈的碰撞。當革命者自己制訂的憲政規則無法滿足其政治利益之時,他們常常不惜運用暴力或行政手段強制破壞民主政體,或通過權術來破壞規則。革命者很難相信或認真履行與他人達成的分享權力之協議。受皇權主義和救世情結的影響,堅信自己是真理化身的革命者缺乏政治妥協意識。當暴力奪權暫無可能性時,憲法就成為他們壟斷所有權力的依靠。這樣,憲法也就喪失了公信力和對各種勢力的約束力。在探究民初立憲政體慘遭破壞的原因之時,我們不僅要看到袁世凱所作所為中無視民主的舉動,也要反思革命文化影響下革命者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與憲政規則的衝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