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經濟增長成為中共政權合法性的唯一來源。1990年代,中國政府推行了激進的市場化改革,這種刻意犧牲社會公正的經濟改革造成了空前的腐敗和貧富分化;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基於對「東亞模式」的誤讀,又推行了出口導向與投資自由化相結合的外部整合發展戰略,在刺激出口的同時大幅開放國內市場,為此不惜犧牲國家的自主發展。到1990年代末,改革和發展均遭遇到嚴重困境,以致經濟增長難以為繼。出於對政權合法性的深刻憂慮,中國政府接受了異常苛刻的經濟自由化條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冀望更大規模地增加出口和引進外資,以扭轉經濟的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