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88
  • 期刊

白話文為何在五四時期「活」起來了?

摘要


清末白話報刊以開通民智為目的,但在下層民眾中其實影響有限。即使如《京話日報》者在晚清獲得巨大成功,但在民國復刊之後聲勢也大不如前。然而為何五四時期胡適、陳獨秀諸人宣揚的白話文在短短兩三年之內就「活」起來了?本文從五四「青年」的歷史培育及特點、清末民初白話報刊的起落和接受群體的變化之間的關係等因素,來探究五四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之「快」的原因。本文認為,清末以來「青年」群體的孕育以及他們在五四時期希冀某種表達和行動的出路,最終打破地域的限制,實現南北呼應,為白話文從「倡議」快速轉化成「現實」增添了強大的助力。

關鍵字

白話報刊 白話文 書寫權力 青年 五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