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既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當中,西方學者發現很難對1949年以後的共和國史作出邏輯一致、有說服力的解釋。本文試圖對新中國建國初期(特別是1949到1978年之間)的史學史進行概括,反思早期研究存在的問題,並提煉出新的研究視角和方向,進而探討如何將中國的今昔整合到連貫性的敍事當中去。具體來講,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探討,首先是提升「極權主義」這一概念的分析價值,通過它來反思早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種種「例外狀態」;其次是引入跨國流動的視野,鑒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不但未終結中國的「開放時代」,而且在建立伊始就被拖入國際的權力平衡當中,國外的因素極大影響了國內政策的制訂;再次是探索建國初期暴力的多因果性和多維度性,特別是暴力的習性、暴力何以在中國社會蔓延,以及敵對雙方交互影響創造出一種超越勝負的暴力文化等問題;最後是探討國家對社會的嵌入,特別是國家通過階級劃分、民族歸屬等工程,深深滲透進中國社會與個人的建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