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對文革初期安徽省老瞿村、連江公社和定遠縣農村造反運動的梳理,以理解距離政治中心遙遠的農民為甚麼要起來造反,以及他們如何在造反和派性衝突中作出自主的選擇。本文認為,在文革被發動時尚未結束的「四清運動」是認識農村裏造反運動的關鍵。四清過度整治並撤職了一批農村的大隊和公社幹部,但四清工作隊未為這些幹部的問題做結論就在1966年底匆忙撤出農村,在這些幹部中留下了怨憤,以致這些幹部和支持他們的農民抓住了文革的機會,成立了以翻案為目標的造反組織,與四清上台幹部所組織的派別相對抗並導致了武鬥。這種以翻案為中心的文革造反與衝突在安徽的其他縣區以至其他省份的農村都有發生。四清下台幹部和他們的支持者對造反以及派性的選擇主要是基於個人利益,而這一利益對處於生存線水平的農村幹部和農民都極為重要。農村裏的造反運動所展現的動機和造反者的個人利益選擇都說明:農村文革中不存在一個學者和知識份子所辯論的向官僚制度造反的「人民的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