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170.100
  • 期刊

淺析《蔣介石日記》(手稿本)的學術價值與使用方法

摘要


目前中國近代史研究者多關注《蔣介石日記》原文內容,對這部日記自身的學術價值(信度和效度)和使用方法相對缺乏討論。本文通過對1949年前的《蔣介石日記》(手稿本)進行話語和情感分析,並將其與其他抄本進行比較,從縱、橫雙向對手稿本的真實度(authenticity)、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和使用方法進行討論。就《蔣介石日記》這一個案來說,本文強調手稿本具有無可比擬的真實性和重要性,不能以《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以及任何抄本代替。日記中夾雜明顯的情感色彩,對於蔣介石的家庭、人際關係等的記錄,基本可以認為是真實的;對於蔣介石沒有記錄的重大政治事件,基本可認為事實真相或許不利於其歷史評價;其大篇記載的,則可以從中推測其記錄目的。

參考文獻


《蔣介石日記》(手稿本),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1931年3月2日,4日,7日,9日。1931,3月8日。
楊天石:〈蔣介石日記的現狀及其真實性問題〉,《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第1期,頁33-36。
徐雁平:〈從翁心存、翁同龢日記的對讀探究日記文獻的特質〉,《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頁122;122-28。
桑兵:《治學的門徑與取法:晚清民國研究的史料與史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頁209;79。
Lauri Hyers, Diary Methods: Understand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2-3。

延伸閱讀